国家卫健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精准防控措施,措施要有温度也有力度

时间 • 2025-11-04 10:30:11
包括
能力
措施

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慎终如始、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当前如何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精准防控的水平,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精准”采取措施?对此,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首先肯定,精准是要结合实际的,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梁万年表示,精准防控是“动态清零”的精髓;要真正实现“动态清零”,最关键的是要精准防控。精准防控的最核心目标,一是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二是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对各级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的一次大考。

梁万年认为,精准最核心的精髓是四个字:快速、有效。在有效的前提下要强调快。如果要做到精准,首先要依靠科学、科技,以证据为基础,进一步使管控、流调,包括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检测,病毒变异的监测、临床救治,包括《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修订,都基于科学,精准地使单元细小,更精确、更具针对性。最重要的是真正精准落地,在能力上,对科技人员的能力、专业人员的能力,包括防控人员的能力,加强培训和提升。

梁万年表示,当前,在整个防控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方针和措施,要真正使每项措施既有温度也有力度。这两者要有效结合,要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但同时又要更加精准准确地施策。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具体的措施,这种优化和完善需要对相关的抗疫人员,包括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也包括对广大老百姓的知识的输送、能力的培训和相关措施的解读和宣传,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就能够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