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打新超级黄金周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李洁雪深圳报道
9只新股齐发!科创板“打新潮”正式开启。
7月10日(本周三),容百科技、光峰科技、中国通号、福光股份、新光光电、中微公司、乐鑫科技、安集科技、铂力特等9家科创板公司正式开启发行申购。
不仅如此,本周四、周五还将迎来11只科创板新股发行。加之7月8日(本周一)开启发行的澜起科技,本周一共有21家科创板企业发行,可谓是绝对的超级打新周。
9只新股同天发行的情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历史上尚属于首次,创下了沪市史上单日最多新股发行的记录。
不过,若从A股整体来看,9只新股并非最高发行记录,过去曾多次出现单日发行新股数量10只以上的情况。
从市场情绪来看,在经历了本周一的“暴力”宣泄后,A股对于科创板新股集体发行的情况也进入了平稳的反映期,短期内对科创板抽血的担忧大幅减弱。
170倍市盈率“不敢碰”?
一日9只新股申购,打新族们自然集体出动。
不过,对于7月10日发行的9只科创板新股中,部分打新投资者对市盈率最高的中微公司持谨慎态度,有投资者直言“170倍的市盈率实在不敢碰”。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微公司发行市盈率为170.75倍,是目前已经发行的科创板企业中市盈率最高的一家企业。虽然该公司较高的市盈率颇引人注目,但根据该公司披露的公告,其市盈率(170.75倍)低于可比公司北方华创(407倍)、长川科技(189倍)与至纯科技(181倍);其市销率与北方华创(9.35倍)近似,低于长川科技(24.5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国际半导体设备产业新星,中微公司研发实力很强,其业绩高增速态势有望维持,而且业内对于半导体设备商给予高估值是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以下是7月10日9只科创板新股的发行资料:
机构称初期抽血效应有限
从A股7月10日的走势来看,对于科创板新股齐发的情况,反映进入平稳区间。
截至7月10人上午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都处于窄幅微跌的情况,跌幅分别为0.02%、0.02%和0.01%。不过,从个股来看,跌多涨少,两市共1927只个股下跌,1434只个股上涨,盘面整体处于偏压抑的状态。
有市场人士指出,“由于周一盘面已经有足够的宣泄,因此今天盘面对于科创板新股齐发情绪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华为方面的最新消息也对市场带来了利好的刺激。”
此外,还有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数量上来说,9只新股发行并不是历史上最高的,之前有多次十几只新股齐发的情况,而且过去还要现金认购。目前来看,大家对于科创板初期抽血的担忧明显减缓,但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是较低的。”
7月9日,天风证券对科创板上市交易对A股流动性的冲击进行了一番测算。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截至7月9日,25家科创板公司中,已有14家确定首发价格。目前这部分公司最终确定的发行估值普遍高于此前的预估值——此前预估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45.64倍,而最终确定的首发市盈率中位数为53.03倍。按照目前这14家公司的发行情况假设,我们不排除最终发行估值中枢突破60倍的可能性。
天风证券表示,我们类比创业板开板首日的流动性情况,对科创板开板首日所形成的成交额进行测算,按“科创板上市首日成交额=预计发行价*预计发行股数*87.39%(创业板开板日成交额占流通市值比重)”计算,我们初步预计,科创板开板首日可形成331.23亿成交额,这部分交易额预计将对存量资金形成一定占用,从而对市场流动性将产生冲击。但考虑到科创板将不设涨跌幅限制的时间延长到上市后5日,我们预计科创板上市的首日对市场资金的占用可能要小于我们预估的300亿规模,但上市后5日对流动性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实际上,对于科创板个股密集发行对于A股造成的资金冲击,不少机构进行了颇多讨论。但大家普遍预期初期影响不会太大,但部分板块可能会有局部分流。例如在本周一的市场大跌中,计算机、半导体等板块就出现了领先市场其它行业板块的大跌,被认为是局部分流的典型表现。
有受访公募基金经理曾向记者表示,“计算机和科创板都是高贝塔板块,资金跷跷板效应有可能。初期来看,科创板对A股整体分流效应是较小的,但是对一些主题股,例如半导体、创新药之类可能会有影响,局部的分流是很可能的。”
不过,对于“局部分流明显”的观点,天风证券持否定看法。
天风证券指出,此前市场不少观点认为,考虑到科创板开板之初偏好中小创股票的游资、大户等参与到交易中的概率要远大于公募、险资,因此此次科创板开闸对于存量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将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但今年以来游资和大户的投资行为已经与上一波牛市有很大不同。因此,科创板开闸后,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预计将会被分散至市场的各个板块,而对中小股票产生集中性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不必过度担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虽然科创板开市对A股究竟会有多大冲击还不得而知,但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较低的部分资金体量较小适合灵活操作的私募已经选择减仓或清仓应对。
7月10日,华南一位私募人士透露,其在7月8日开盘大跌之初清掉了大部分仓位,今早再度减仓,目前只剩下少量黄金股的配置。其计划在科创板正式开市,观测对A股的影响情况之后再重新买入A股。
绝大部分股票或被边缘化
除了科创板的短期抽血效应外,其长期分流效应也引发机构人士关注。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多数受访者认为科创板初期分流影响不会太大,更多是“局部效应”,但放长期而言,科创板分流效应或对A股形成较大影响。
一位深圳资深机构人士曾向记者表示,“科创板初期影响肯定是不大的,因为现在这个过渡阶段,跟证监会之前审IPO差不多,也是一轮一轮进行,但是越往后期科创板影响会越大,主要是那些大部头股票上来之后。假如今日头条、蚂蚁金服、阿里云、寒武纪等这些巨头都上来后,科创板将是最活跃的板块,这些股票的涨跌将完全引领A股市场指数。”
该人士称,若真的进展到这个程度,市场的资金会不断被吸引到科创板,因为国内外的机构都要配置这些头部公司,到时候A股现有板块的估值水平可能会下移,并且很多股票会被边缘化,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