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至近两年新低!4月份制造业PMI回落的背后
作者丨缴翼飞 编辑丨李博 图源丨图虫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4%,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继续回落,达到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受疫情影响,产需两端降幅加大。生产指数较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至44.4%,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6.2和5.6个百分点至42.6%和41.6%。企业生产明显下降,市场需求继续走低。 受访专家表示, 目前,需要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保证人流、物流最大程度上的畅通,有序推动重点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复产。当前稳增长积极政策不断,随着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措施的逐渐落地,市场预期与企业发展信心将回归稳定。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至40%以上,创2021年以来高点。 从行业PMI来看, 文韬指出,长三角等地区是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重镇, 装备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至45.8%,基础原材料行业PMI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至47.3%,两大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明显下降。 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64.2%,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位,且连续3个月运行在60%以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超过70.0%和60.0%,相关行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企业调查显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中型企业PMI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5%和45.6%,均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虽然仍位于收缩区间,但在各级政府积极施策保市场主体,尤其是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下,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有所巩固,降幅低于制造业PMI,且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降幅都低于制造业整体的供需指数降幅。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市场预期由弱转强需要一定的过渡期,预期不佳影响国内需求和企业生产投资活动,但此前的积极性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中央政治局也再次释放稳增长信号,经济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措施落地后,基建投资回升速度有望加快,进一步拉动制造业需求的回升。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工信部有关司局已围绕重点防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春耕备耕重要物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物资等4个领域,分4批梳理形成1600多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印发相关地区和部门, 目前,安徽、浙江、河南、河北、山西、广西等多地已经发布有关“稳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落地政策,多措并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长三角三省一市提出,将试行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及其异地配套供应企业“白名单池”制度,共同保障推动长三角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4月17日,一汽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全部复工,累计返岗复工7438人,一汽红旗蔚山工厂、一汽大众、一汽丰越实现整车下线。473户零部件供应商复工,复工率94.2%。 4月19日,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完成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供应链如能保持稳定,产能将有望逐步爬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在29日印发工作通知,部署相关“国字号”物流平台,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要求各地区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以及政府储备物资轮换等情况监测,及时协调解决民生物资和重点企业原材料、产成品物流等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付保宗建议, “
本期编辑王婷婷实习生黄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