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见蜜橘丨春天的第一次心动就给它吧!

时间 • 2025-07-31 07:30:59
颜色
春天
非常
果皮

春天的美味讲究一个“嫩”字。

尘封了一个冬季的春见蜜桔,早已积累了足够多的能量和糖分,从里到外都透着“鲜甜”。它入口唇齿回甘,肉质细腻多汁,一吃便令人念念不忘。“比橙清甜,比橘细腻”春见蜜桔处处都散发着春的气息。

春见蜜橘,有着春天与君相见的内涵。与大多数柑橘不同,春见蜜桔在每年的三月结出花蕾,4月中旬是它绽放的花季,果实11月份开始着色,12月中旬成熟上市,每一个果实需要270天左右的孕育期,要比普通柑橘多出近一倍的挂枝时间。这也是“春见”一名的由来,而且春见也是从春天唯一一款纯甜的柑橘品种。

春见·春天见

春见,又称粑粑柑、春见杂柑、春见蜜橘、春见柑橘等,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种下的晚熟杂柑品种,是1979年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与椪柑F-2432杂交育成。1999年由中国柑橘研究所引入。现中国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市、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引种栽培。

由于春见皮薄个头大,果肉细腻化渣,故而在被引进中国以后被称为杂柑之王。在日本,它最早被杂交出来的时候也享有“柑橘皇后”的美称,可见人们对于这一新品种的喜爱程度。

耙耙柑、粑粑柑

春见柑橘明明是“橘中皇后”,

为何人们会给它起一个

不太“雅”的名字呢?

耙耙柑的命名之源

其实,“耙耙柑”的叫法源自于四川。在四川话中,“耙”就是“软”的意思,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成熟之后的春见柑橘,会出现皮和果肉分离的现象,拿在手里非常的软,感觉捏起来软趴趴的,“耙耙”二字则可以生动贴切地表达出了它的果肉松软、入口即化的特征,所以人们才会亲切地把春见柑橘叫作“耙耙柑”。

聪明的商家认为无论是耙耙柑还是粑粑柑,这种称呼都非常奇特,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商品销量,索性上市后这两个名字就一起用了。

柑橘双胞胎,您能分清吗?

在水果界,

总有些水果长得像双胞胎,

让人分也分不清楚。

现在,正是耙耙柑口感惊艳的时候,

然而,

当消费者在市场中

同时遇到了耙耙柑和丑橘......

您能分清它俩谁是丑橘,

谁是耙耙柑吗?

丑橘(左)|耙耙柑(右)

作为市场上极受欢迎的柑橘品种,

耙耙柑和丑橘的外表极为相似,

但价格和味道却有不小差别。

有的小商贩甚至会用丑橘冒充耙耙柑来销售,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同时,

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困扰

究竟要如何区分

丑橘和耙耙柑?

丑橘

丑橘学名不知火,又称凸顶柑、丑柑、丑八怪、不知火杂柑等,是芸香科,柑橘属,春桔种植物。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于1972年以清见与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最早于2000年引入四川省蒲江县种植,另四川内江,重庆,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地也有种植。

有凸起的不一定是丑橘,

但丑橘一定有小凸起。

看外表

想要分清丑橘和耙耙柑其实很容易,丑橘的果蒂向上突出,且非常明显,耙耙柑凸起部分相对较小。丑橘表面凹凸不平,颜色比较深,表皮凸凹不平,比较粗糙,有点“傻大个”的感觉。耙耙柑表面光滑,且富有光泽,油胞细密。

比软硬度:

丑橘的果实硬度要高于耙耙柑,且果肉和果皮紧紧相连,剥的时候,果肉果皮不易分离。耙耙柑相对软很多,果皮和果肉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更加松散。

尝味道:

丑橘的味道甜中带酸,且酸味大过甜味,春见耙耙柑一剥开就能看见如宝石般粒粒饱满的果肉,吃进去不仅如此口感上佳,不仅肉质脆嫩、多汁,甜度也非常高,含糖在14°以上,酸度为1%左右,基本没有酸味。

如何挑选耙耙柑?

挑带果柄的:

柑橘类水果的采摘一般都是用剪子来剪,如果硬揪像丑橘和耙耙柑这类果皮较软的水果很容易给果皮造成损伤,这样运输和售卖过程中难免会失水影响果实的品质。

看果皮的颜色:

新鲜的丑橘和耙耙柑的果皮颜色会有亮度,因此挑选的时候要选择果皮光亮的,颜色暗淡的新鲜度都要差一些。

掂轻重:

新鲜的耙耙柑和丑橘因为没有失水,所以同等大小的两个挑重一些的购买,太轻的陈货可能剥皮后里面呈棉絮状影响食用。

春见耙耙柑,

您喜欢吗?

快来跟小编一起尝尝春天的味道吧!

来源丨物种学、四叶学社、绿植说、地道风物、果壳、百度TA说

编辑|高吉

主编|张越

监审|宋锦峰杨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