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是什么拖了生鲜电商的后腿?

时间 • 2025-07-23 08:39:24
每斤
商行
用户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大大小小经营生鲜的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生鲜电商的生存状况如何?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不妨先来了解一下。

生鲜电商“九死一生”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今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总额将突破3000亿元;预计未来3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

这些数字既漂亮又令人振奋,但目前国内生鲜电商领域,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真算得上是“九死一生”。

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

北京优菜网转让,多点高管离职,爱鲜蜂大面积裁员,永辉超市旗下超级物种上海首家门店——五角场万达店关店,盒马鲜生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停止营业,美团小象生鲜关闭了此前在常州、无锡等地开设的5家门店……

近几年间,生鲜电商“死伤无数”。

作为国内早期B2C生鲜电商的代表,本来生活网历经7年长跑才终于在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而这在业内已经实属不易。

是什么拖了生鲜电商盈利的“后腿”?

一、造血能力差。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而一旦自身发展不足,资本补血又跟不上,关门倒闭也就在所难免。

二、行业竞争持续升级。近两年,大量的生鲜创业者和资本的涌入,导致生电商的创业环境变得鱼龙混杂,而为了拿到融资,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也就在所难免。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生鲜电商对产品的“鲜”有极高的要求。而目前不少地方的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不完善,这就导致了物流保鲜成本高;再加上对市场把握的精准度有限,卖不出的货品容易形成积压,生鲜产品质量无法把控,食品安全就成了难点。

生鲜电商应该接点地气

北京某家乐福门店的家优鲜红富士苹果每斤7.5元,但在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上卖出了每斤19.8元的高价,比线下贵了164%;白香瓜、羊角蜜瓜的线上价分别比线下贵了65%和85%。

永辉超市门店,巨峰葡萄每斤7.99元,但在京东到家平台上为每斤15.8元,贵了近1倍。

“这螃蟹路上不能死,得充氧气;路上还得叫闪送,动不动就几十元;这不都是钱?”一家在淘宝上开店的海鲜店店主诉苦,自家实体店中的螃蟹40元、在网上一定要卖到80元,因为物流费用太高。

卖水果特产的陈先生也有类似的牢骚,他正忙着处理和消费者关于杨梅损伤的纠纷:“一个个都套了防震膜、还用顺丰空运直送的,烂几个退几个的钱,算下来还没有直接店里卖合适。”

《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教育程度高的年轻用户是网购生鲜的主要人群。生鲜网购用户集中在26岁至35岁年龄段,大学本科学历占比为66.4%,个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达43.6%。生鲜网购用户也主要以一二线城市用户为主。

可见,生鲜电商要想与实体店抗衡,仍需要朝着亲民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接地气。

想要创业做生鲜电商的朋友,可以尝试创新一下经营模式,做到产品品质第一,不妨抓住“新零售”、社区商业等新发展趋势,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