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明星们“不想占用”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个啥?
近日,社交媒体上可谓“一瓜未平一瓜又起”,明星们隔三差五地在热搜上道歉、澄清,好不热闹。
道歉原因千万种,道歉话术却雷同——通常都以
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娱乐场上,“无意占用公共资源”作为一个固定句式,被各路明星广泛复制,俨然成为了某些明星应对舆情和公关负面信息时的标准话术。
任何负面话题,只要搬出“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就能堵住很多吃瓜群众的嘴。
可话又说回来,被某些明星当作挡箭牌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什么资源?
说起来,“公共资源”还是个跨界词汇。它诞生于经济学,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指的是公众共享的社会资源。
我们平时谈论公共资源时,常常与公共空间或公共财产有关,比如:大妈们在篮球场跳广场舞,被批评“占用了公共资源”;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被认为“应该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在公共厕所用多了厕纸,被认为“浪费了公共资源”。
不过如今明星声明中的“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显然不是指这些实体资源,
不难发现,明星们“无意占用公共资源”的声明通常都发布在具有“舆论广场”特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尤其以微博为主。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媒介资源和网友的注意力,是人们接收官方通知、浏览媒体报道、发布求助信息、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
在这个意义上,如今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公共价值,是一种网络公共资源。因此,某些明星们想说的其实是:
按理说,明星能够安身立命,所仰仗的正是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注意力,为什么还会因为“占用公共资源”而道歉呢?
因为
即使是“某某为某某庆生”“某某头发该剪了”“某某的腰绝绝子”“某某的侧脸yyds”“某某双马尾”“某某的猫掉毛”这些关于明星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能挤掉其他话题,在抓取公众眼球的竞争中胜出,喜提热搜榜。
在这个意义上,一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表明了明星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树立了明星自我低调、深明大义的形象,帮助明星降低了部分负面影响。
于是,这句话引起了部分明星公关团队的争相效仿,已经成为某些明星处理负面舆情的必备话术,相当于我们普通人发帖前先说一句“不喜勿喷”“不黑不吹”。
“猴跳三遍没人看”,当“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成为危机公关的惯常套路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真诚,“吃瓜群众”们对这句话也从好感变反感。
而在曝出负面消息、麻烦缠身时,则用一句轻飘飘的“无意占据公共资源”来打发公众,其言下之意是:“散了吧散了吧,别讨论了,这事儿不值得大家如此关注”。
某些明星似乎认为:只要一道歉,事情就到此为止,可以翻篇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听起来更像是试图逃离舆论关注的“挡箭牌”。在照搬模板的背后,则是部分明星团队对公众的傲慢和敷衍。一则模式化的声明,公众看不到道歉的诚意和对错误的深刻认识,只会感觉避重就轻、虚情假意。
相比模式化的道歉,公众更在意的问题是,公众人物是否承担了与获取的公共资源相对等的公共义务。
所以,与其花心思写漂亮的道歉声明,部分明星们不妨以诚立身立业、珍视声誉、做好公共表率,这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