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不同形式的家暴仍广泛存在 破除“打是亲、骂是爱”陋习
时间 • 2025-11-11 14:23:22
包括
保护
暴力
安全
家庭
11月25日,最高法与全国妇联、中国女法官协会联合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长刘敏答记者问时说,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仍广泛存在。
据介绍,2016年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意在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5749份。
“但是,反家庭暴力仍属世界性难题,我国现阶段,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也广泛存在。”刘敏表示,近年来,一些极端的家庭暴力事件更是突破了人们的道德底线,严重影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刘敏介绍,此次发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护令典型案例,是从各地法院报送的百余件案例中反复筛选后确定的,在发生主体上,既有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也有同居、离婚后等非家庭成员的暴力;在行为方式上,既包括殴打等身体暴力,也包括侮辱、谩骂、恐吓等精神暴力。
据透露,在启动方式上,既有家暴的受害人本人申请的,也有妇联组织、村委会等代为申请的,其中还涉及学校在发现家庭暴力上的特殊作用;在保护内容上,既包括单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也包括行政拘留与人身安全保护令组合适用,既有对家暴行为的禁止,也包括后续的中止探视和变更抚养关系等保护措施。
刘敏表示,依法打击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行为,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案例还涉及破除“打是亲、骂是爱”的陋习等社会风尚引领和申请人举证标准确定等程序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