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理财公司发布2021年上半年报告!信息披露口径有待统一
在本期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产品近6月业绩TOP10榜单中,宁银理财的“宁耀全明星FOF策略开放式一号”首次上榜。该产品近6月净值增长率为0.99%,近6月年化波动率为8.45%,近6月最大回撤为4.24...
《机警理财日报》第
据南财理财通最新数据,截至10月28日,全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数量162,389支,产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中低风险(二级)。其中,一级(低风险)的产品占比16.59%,二级(中低风险)67.76%,三级(中风险)14.46%,四级(中高风险)0.65%,五级(高风险)0.54%。
就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77.83%,固收类产品仍是主流;混合类产品占比21.49%;权益类产品占比0.6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占比0.003%。
本期《机警理财日报》将聚焦银行理财公司的权益类公募产品进行分析。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目前理财公司存续的权益类公募产品共有14只。其中,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各有3只,宁银理财、信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各有2只,工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各有1只。截至10月28日,存续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有10只。
在本期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产品近6月业绩TOP10榜单中,光大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华夏理财、工银理财和宁银理财各上榜产品3只、2只、2只、1只、1只和1只。
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4月23日,封闭期(建仓期)为半年,10月25日首次开放,后续每周一为产品开放日。其内部风险评级为四级(中高风险),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4%”。在资产配置上,该产品将不低于80%的资金用于配置权益类资产,同时通过FOF模式引入市场上优秀的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
从业绩表现来看,该产品近6月净值增长率为0.99%,近6月年化波动率为8.45%,近6月最大回撤为4.2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的涨跌幅分别为0.94%和-1.92%。该产品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
10月28日,宁银理财也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表示,十月初,权益市场表现低迷,市场上主要权益类产品业绩受到一定冲击。宁耀全明星FOF1号则在震荡环境下表现出较强抗压能力。
理财公司作为银行理财发行的主力军,也在不断寻求产品投资类型的创新性和多样化。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注意到,近期不少理财公司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回顾2021年上半年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根据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统计,截至10月21日,在已开业的21家理财公司(包括贝莱德建信理财和汇华理财)中,除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徽银理财、南银理财、汇华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外,其余14家理财公司均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
从发行情况看,在可统计的12家理财公司中,工银理财作为国有大行,上半年发行产品数量最多,达到421只;排名第二的是中银理财,上半年发行产品数量为343只;信银理财、交银理财和青银理财三家理财公司上半年发行产品数量均超过200只。
从募集方式看,华夏理财和青银理财2021年上半年新发行的产品均为公募型。相比之下,在杭银理财新发行的62只产品中,46.77%为私募型产品,公募型产品和私募型产品分布更加均衡。可以看出,华夏理财和青银理财更加专注于广泛的投资理财人群,投资门槛更低。
从投资性质看,12家理财公司新发行产品中有83%为固定收益类产品,16.2%为混合类产品,0.8%为权益类产品,固收类产品仍是主流。课题组认为,这主要是由银行理财公司自身的优势禀赋和客群的风险偏好决定。
具体来看,中银理财发行的固收类产品最多,达到286只;工银理财发行的混合类产品最多,达到142只;青银理财和渝农商理财发行的产品均为固收类产品,未发行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产品布局较为保守。
从上半年产品发行规模看,12家理财公司上半年发行产品规模合计为4.28万亿。中银理财发行产品规模最高,达到1.09万亿;交银理财发行产品规模仅次于中银理财,为9685.76亿元;58%的理财公司发行产品规模超过2000亿。
1、发行产品规模统计的是报告期内新发行产品首发的募集金额。
2、发行产品规模统计的是报告期末新发行产品的时点值,即(报告期内新发行产品首发的募集金额+开放期的申购金额-开放期的赎回金额)。
3、发行产品规模统计的是(报告期内新发行产品首发的募集金额+存续产品开放期申购金额)。
4、发行产品规模统计的是(报告期内新发行产品首发的募集金额+存续产品开放期申购金额+存续产品分红转投金额)。
1、理财产品到期兑付金额统计的是报告期内到期产品到期日的实际到期兑付金额。
2、理财产品到期兑付金额统计的是报告期内到期产品到期日的实际到期兑付金额+存续产品开放期的赎回金额。
3、理财产品到期兑付金额统计的是报告期内到期产品到期日的实际到期兑付金额+存续产品开放期的赎回金额+存续产品的现金分红金额。
事实上,2018年9月26日发布施行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简称“理财新规”)第五十三条要求就有提到,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关于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每半年披露其从事理财业务活动的有关信息,披露的信息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当期发行和到期的理财产品类型、数量和金额、期末存续理财产品数量和金额,列明各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及其变化情况,以及理财产品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种类、规模和占比等信息。
(某业内人士向课题组提供的一份征求意见模板)
今日,光大理财起始募集的权益类公募产品“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值得关注。
该产品是理财公司发行的首支公募REITs主题产品,计划投资于境内外市场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金融衍生品资产。其中公募REITs投资比例80%以上,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高于20%,衍生品类资产持仓合约价值的投资比例不高于15%。
产品运作模式为开放式净值型,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投资周期为12个月,个人投资者起购金额为1元。产品业绩基准为5%(年化),若产品扣除税费、管理费、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后的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基准,则管理人对于超出部分按照50%的比例收取超额业绩报酬,每个开放日及理财产品终止日为计提评价日。产品募集时间为10月29日-11月3日。
《机警理财日报》是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投资理财专栏,旨在帮投资者守好“钱袋子”。课题报道组长期关注银行理财,并搭建独有理财数据库,欢迎申请试用。本专栏每日内容各有侧重,周一聚焦固收+产品、周二纯固收产品、周三现金管理类产品、周四混合类产品、周五权益类产品,每周一至周五更新,移动端内容尽在21财经APP,平面内容尽在《21世纪经济报道》报纸【南财理财通】专栏,敬请关注!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实习研究员:瞿悦彤、张逸翔
栏目主编:汤懿兰
(作者:黄桂煊编辑:丁尽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