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诠释新一年财政安排:退税减税规模史上最高,财政支出强度仍有保障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年退税减税金额预计将达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预计约1.5万亿元。
这组数据对比往年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对此,在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的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回答了记者提问。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这是财政部部长刘昆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图据新华社
2022年退税减税金额预计将达2.5万亿元
规模为史上最高
“减税降费是近几年稳企业、保就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刘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明确要求减税降费政策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
据刘昆介绍,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间,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一揽子”减税降费措施,在刘昆看来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退税减税的规模历史上最高,达2.5万亿元。二是支持方向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达1万亿元的规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也达1万亿元的规模,精准发力。三是主要措施是增值税的留抵退税。通过提前退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同时,延续实施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坚决制止乱收费。四是帮助地方缓解减收压力。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刘昆表示,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细化出台政策,扎实做好有关工作,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尽早落到企业,惠及个人,更好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2022年财政赤字率下降到2.8%左右
意味财政支出强度仍有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今年赤字率将下降到2.8%左右,这一举措是否会对全国一般预算支出强度产生影响?
对此,刘昆回应称:今年赤字率适当下调,这是保持财政可持续的重要举措。通过统筹财政资源,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的财政支出强度不仅不会下降,而且比去年会有较大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的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刘昆认为,通过跨年度的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度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是去年的6.6倍。这一资金量就相当于提高赤字率1个百分点,换言之,财政的支出强度有保障。
采访过程中,刘昆用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的两个数据作出了进一步说明:
第一个数据,是26.7万亿元。这是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的安排规模,比去年增加2万亿元以上,增长了8.4%,比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了2.9个百分点。第二个数据,是近9.8万亿元。这是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比去年增加了近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而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财政部将精准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
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此,刘昆回应指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要求不会变,着力点将是加大对冲、提升效能,而落脚点是托住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安排兼顾了力度与节奏,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
“是不是提升了效能,要看是不是完整、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不是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是不是让老百姓更多受益。”刘昆表示,财政部将精准研究每一项财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的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又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红星新闻记者赵倩杨雨奇北京报道
编辑周霖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